曲目介紹

    其他演出版本:
    2019/01/24【祭】

    宗教信仰,在臺灣人民的生活裡,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存在。由於地理位置及歷史演程,不論是來自大陸的神明,亦或是臺灣原有的地方神祇,在高度融合性與具有強烈地方色彩的特色下,使得臺灣成為一個充滿神祇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國度。
    作曲家在題材上,以一個想像中的迎「大神」的廟會儀式過程為主題,樂曲取材的元素,緊扣「融合」。全曲共分為七段:嗩吶,大家印象中廟會常用的樂器,營造詭譎的氛圍,帶出第一段〈大神出巡〉為開場;以客家山歌的素材引出第二段〈人情〉,溫暖、富有感情的旋律,描寫的信眾虔誠的心意流露。快速且具舞感的節奏,隨即將場景轉換到如夢似真的幻境中,進入第三段〈祭祀舞〉。信眾透過道士、乩童(似舞蹈的儀式)來與「大神」溝通並祈求保佑;隨著速度趨於緩和,彈撥樂器以三連音音型帶出第四段〈大神〉,猶如「大神」親臨現場降予神諭;第五段〈煙霧嬝繞〉絃樂、彈撥的緩慢長音,將信眾帶回了現實。廟會儀式完成後,第六段〈漫舞〉,呈現出達到人、神、靈三界相通,信眾們內心平安喜悅之情,而將樂曲推至最終第七段〈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