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介紹

    晨夕,猶朝夕,指旦與暮,一日自晨曦而始,至暮靄而終,隨光陰流轉,自然而然。古人云:「仰首羨日月,晨夕苦奔趨」,人們總是嘆羨光陰自然流轉,而人在其中卻時時勞苦奔走著。然若以自然為師,晨夕惜晨,駐足凝望片刻的晨曦與暮靄,我們是否能停下勞頓的腳步,感到安然自在?
    本曲為笛而作,由寧靜的散板開展,彈性的速度、隨意增減的音符長度,象徵著晨曦微漸,天地自微光中逐漸甦醒;接續是緩慢的柔板,寫陽光灑落,微風徐徐,蘆葦在風中搖曳,藉笛聲感物之悲喜。第三段快板,輕盈中帶有沈思,以樂敘事的風格延續到第四段散板,並運用泛音演奏,增添曲趣。末段再現旋律,由晨至夕,朝霞已成一抹斜陽,曦沉兮,略傷感,然明日兮明日,晨曦又起,周而復始,何處不自在?

    相關文獻:
    陳乙萱,《劉貞伶笛作品《晨夕》之分析與詮釋》,2021。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