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年年》
對於年的概念,作者的記憶總是停留在小時候,一是與大家族兄弟姊妹放鞭炮,一是與爺爺吃年夜飯。第一段描寫年貨大街、煙火放射、煙花綻放的氣氛,笛子清亮富趣味的引子帶入傳統配器與手法的俏皮段落。第二段則描述對於爺爺最深的回憶,爺爺喜歡白鷺鷥,往往會讓作者跟著一直看白鷺鷥飛翔,另一則是與爺爺的年夜飯,總是很溫暖,所以第二段落以白鷺鷥為素材,描寫一段平靜溫暖的慢版,最後一段則是隨著作者年歲漸長,對於世事的多變以及時光的飛逝,有著稍稍的無奈,以行進般的節奏級流動的旋律帶出年復一年的惆悵感。曲子以時間為橫向主軸進行描述。
Csaba Zoltan Marjan: Niflheim
全曲演出長度約7-8分鐘,除了有要求演奏者技術及耐力的高難度、快速和激烈段落,也有數個段落讓演奏者得以展現其音樂技巧,關鍵在於不同的情緒詮釋與速度變化。即使這首曲子大部分的段落,都是以無窮動的16分音符從頭到尾不停地流動,也會根據演奏者的樂句處理而有不同的節奏和氛圍。
張永欽:《靈動》
創作動機源自觀看孔雀舞的舞蹈。孔雀舞為傣族的民族舞蹈,其中模仿孔雀的步態甚是維妙維肖。樂曲描繪孔雀舞的舞姿,並採集了傣族民歌風格,增添音樂風采。
徐可:《墨思》
墨,一種濃縮了東方文明的人文情懷,以有形無形講述著舞墨者的故事。作曲家透過觀察墨入水瞬間的型態變化,悟出鼓點的組織邏輯,猶如作畫般,時而揮毫潑灑,時而止水於心中。動,則疾風暴雨;靜,則悠然清新,力求將中國書法及繪畫對墨的運用以音樂的形式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