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德青
自介
瑞士籍華裔作曲家。曾就讀於福建師大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瑞士日內瓦音樂學院、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學院以及隨 Tristan Murail 訪學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師從於郭祖榮、施萬春、羅忠鎔、Jean Balissat、Gilbert Amy。其個人小傳被列入英國劍橋“國際音樂名人大字典”。目前,溫德青為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當代音樂周藝術總監,瑞士音樂版權協會會員。
溫德青的創作靈感通常來自中國的傳統藝術與哲學,但卻“痕跡不露”。他的作品技藝精湛又情感豐富,精緻細膩又張力十足,勇於創新又易於接受。他的音樂獨樹一幟,深得國際樂壇的好評。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周海巨集曾寫道:溫的音樂是“結合於複雜-清晰,玄機-合理,震撼-精妙,奇想-嚴謹,明確-深刻之間”。奧地利薩爾斯堡報樂評家 Derek Weber 曾如此評論他的音樂:“在維也納現代音樂節上溫的音樂清新如晨露,引人入勝如讀偵探小說,饒有趣味如同最好的朋友在聚會上。”
他的作品多次參演於瑞士孤島日內瓦現代音樂節、瑞士日內瓦莫札特音樂節、瑞士達沃斯國際青年音樂家音樂節、維也納現代音樂節、ISCM 國際現代音樂節、德國達姆施塔特國際現代音樂夏令營、德國 Wittener 國際現代室內音樂節、芬蘭 Savonlinna 國際歌劇節、亞洲作曲家聯盟音樂節(日本、澳洲)、香港國際音樂節、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現代音樂節、上海之春以及上海當代音樂周等等。
溫德青曾多次在中國、瑞士、法國、丹麥、美國、比利時、德國、以色列舉行個人專場作品音樂會和大師班講座。他的作品由瑞士音樂出版社、德國 Bärenreiter 音樂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與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他的音像專輯由義大利米蘭 Stadivarius 公司、瑞士音樂家協會出版社、國際 Naxos 唱片公司、上海音樂出版社以及福建音像出版社出版。
與溫合作過的著名樂團包括有:瑞士羅曼德交響樂團、瑞士日內瓦現代樂團、瑞士蘇黎世現代樂團、瑞士新音樂團、法國圖盧斯國家交響樂團、法國博瓦夏朗管弦樂團、巴黎 Intercontemporain 樂團、法國德彪西絃樂四重奏團、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維也納二十世紀樂團、英國 Arditti 四重奏團、美國 Mivos 絃樂四重奏團、美國 Yarn/Wire 鋼琴打擊樂四重奏團、加拿大現代室內樂團、以色列現代演奏家樂團、捷克雅納切克藝術學院現代樂團、西班牙馬德里新音樂團、丹麥 Ars Nova 合唱團、台北室內合唱團、韓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新加坡華樂團、香港中樂團、台灣國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小交響樂團等。
溫德青是日內瓦“政府獎”(1993)、第三屆瑞士內沙特爾音樂節作曲比賽頭獎(1996)、國際 KIWANIS 基金會“文化獎”(1999)及瑞士 Leenaards 基金會“作曲家獎”(2001)的得主。
聲部位置/ 角色
-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