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于涵
Biography
本名孫金鳳,浙江省鄞縣人,台灣資深琴人,台北【明溪山房】主人。習箏於梁在平教授、魏德棟老師,學山水畫及工筆仕女於王君懿老師。1976年從學於孫毓芹老師,習琴與斵琴。遵師囑先由師姐陳美利啟蒙,傳授數曲。斵琴,問學於師兄弟葉世強、林立正、陳國興及西安李民忠琴友。2004年學樹漆於賴作明老師。在田園寧靜中撫琴,潛心古琴的修復及研究。現為北京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名譽理事。
自1988年7月參加西安第五屆傳統音樂會議後,從此長期往來兩岸三地,拜會琴家、參與雅集、發表琴學講座及演出。
1995年隨「和真琴社」參加北京的【兩岸琴心會京華】、成都古琴大會,在閉幕式獨奏琴曲《梅花三弄》《離騷》。曾任正式古琴音樂會及大型古琴展的製作人,也曾參與許多音樂會的演出,舉其大者如下:
1998年起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為【臺北市傳統藝術季】製作【以琴會友】古琴音樂會。1999年製作【琴•禪與生活】古琴音樂會。2003年製作【蘭亭琴敘】古琴音樂會。1998年參與【千古琴韻世間情】古琴音樂會演出。
2000年4月擔任【臺北古琴音樂藝術季】「百琴展」的古琴顧問。展出地點在鴻禧美術館,並在北市國舉辦的【瀟湘水雲】古琴音樂會上演奏。
2005年8月,參加臺灣漆藝協會在台中縣港區藝術中心,舉辦漆琴樂展音樂會「斵琴家暨名家聯合音樂會」及古琴製作與漆藝研究會參展演出及主講。
2006年應邀北京參加「國際古琴文化週暨紀念古琴大師吳景略誕辰一百周年」,發表文章「永遠的老師—孫公」。
2007年5月,在心心南管樂坊藝文空間舉行【絲桐琴韻】孫于涵古琴獨奏會。
2009年11月,參加台大藝文中心主辦【古韻與新聲】古琴音樂會,主講「老琴修復歷程與音色」,並演奏琴曲。
2010年10月,中華古琴學會在北投文物館舉辦「筆墨知音—琴畫」演展,以自斵的古琴「松濤」參展。
2011年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古琴藝術大展,古琴學術交流會學術委員。
2012年5月,在朝陽科技大學演講「古琴的成與美」。6月,漆器鑑賞與科學管理研習會,演講「古琴與漆藝製作工序」。9月,參加雲南大學承辦第四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為台灣代表,發表論文:《古琴與漆藝製作》,及古琴演出。
2013年9月,應邀在都江堰古琴演出。10月,廈門兩岸文化【古樂薪傳—古琴與南音】音樂會演出。
2015年7月,擔任臺灣民族藝師孫毓芹百年紀念,策劃執行《大器今聲》臺灣斵琴展。
2016年元月在成都【中國古琴藝術薈】古琴演出。7月,應邀擔任江西南昌第一屆古琴【敦煌盃】兒童組評委。10月參加湖北【滿城盡尋鍾子期,琴台共譜知音曲】古琴獨奏。
2017年4月,開封【第一屆清明文化節】古琴演出。6月,在京居庸關【第三屆再續蘭亭、琴韻流深音樂會】古琴演出。7月,應邀擔任上海【弘琴盃】古琴評委。
另外,曾與優劇場合作,以古琴與優人神鼓「聽海之心」劇目配合,且擔任古琴獨奏曲目等,1998年巡迴台灣、馬其頓;2000年巡迴荷蘭、比利時、德國,美國東西部演出,完成另類外交。
Roles
- 演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