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chun Chi-sun Lee: Typenkeng & Shihsanhang – Neolithic & Iron Ages in Taiwan

    Programme Notes

    台灣寶貴的史前時代:新石器與鐵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大坌坑文化」及金屬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
    「大坌坑文化」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一層文化。該文化不但是最早可以辨認出來的南島語系祖先(台灣原住民祖先)型文化,同時也是台灣農業最早的起源地。年代推測在距今七千年至四千七百年之間,從比較研究推測大坌坑文化可能是整個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型文化,遠自最西邊非洲馬達加斯加島,自最西東邊到南美洲復活島,最南邊至紐西蘭,最北邊則是台灣。
    音樂揣摩早期大坌坑人類的生活,也象徵著整個南島語系民族始由台灣延展到世界各地。同時意味著「大坌坑文化」是埋在最深地底層下的文化遺址。
    「十三行文化」顯示出較活絡的生活型態,除了固有的農漁業及狩獵,十三行更懂得自製鐵器並進行貿易買賣。
    音樂隨著文化背景而有所改變,隱喻著狩獵、製鐵等多元化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