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禅:《德音》丝竹室内乐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德是人性之正,乐是德之光华,金石丝竹是乐的工具,抒发内心志意。作曲家试图描绘出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家高尚的品格与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所谓「希言自然」、「大音希声」不过如此罢了。
王云飞:《远思》丝竹室内乐
遥远的思念割舍不断、遥远的回忆时而浮现。那份遥不可及的情愫永远牵动着你、我,也许曾经美好、也许曾经感伤,但伴随着时光荏苒,曾经的青春不复,回首中定有沧桑为伴,老去同行,这难免令人感到一丝酸楚、一丝震颤。作者仅以此曲致以感同身受的人们,愿它能为我们带来些许释怀、些许慰藉。
周成龙:《密林深处》丝竹室内乐
本曲是以中国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为素材而创作,整曲分五段:第一段:神秘幽静。第二段:优美如歌。第三段:活泼轻快。第四段:热烈精彩,笛子自由如花的演奏,与打击乐的紧跟更引人人胜。第五段:返回幽静神秘如昔。
郭哲诚:《草蜢弄鸡公》丝竹室内乐
草蜢仔,就是蹦跳自如,动作灵敏的蚱蜢,比喻年轻的少女,而鸡公则是形容动作有些笨拙却爱斗小蚱蜢的老翁,这首恒春民谣和桃花过渡一样,都是逗趣的调戏情歌。编曲时以鸡鸣以及人声展现出逗趣的场面,中段则采用了台湾音乐素材以及江南丝竹的风格,融合成为了富有歌唱性的中板。
吴大江:《宝岛台湾》国乐合奏
这是一首公式化的叙事诗。祖先离乡背井远渡重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荒岛,以后落得怎么样?至少是实践他们的理想和希望。他们没有被神化,在人的能力范围内创造出传奇的成果,从一锄一翻,日复一日,克服了多少的灾祸、多少的战乱,流了多少的泪、汗、血!辛酸、艰苦的历程是多么地漫长…。今天台湾的繁华昌盛,我们可曾思想起?本作品的音乐主题是以台湾民谣《思想起》及车鼓调《牛犁歌》为素材,用交响诗曲体完成。全曲分为四部份:一、引子;二、拓荒;三、战乱;四、重建。
东北民间乐曲、郭进财整编:《打枣》唢呐独奏
是一首以唢呐为主,配合使用口弦、卡腔二种乐器演奏的独奏曲,取材自河北的民间音乐,许多唢呐演奏家都曾根据自己的演奏喜好编写该曲的不同板本,一般版本都有打击乐器或笙作为伴奏。
曲子内容在描写北方果园收获时节,大家采收红枣的情景。这是一首很具舞台效果的乐曲,独奏者除以唢呐演奏主要弦律之外,用唢呐、卡腔和含在喉中的口弦模仿各种人的叫声、笑声及说话的声音,演奏者必须熟练于三种乐器之间的快速转换,以达到不描写不同人物彼此对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