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介紹
琵琶协奏曲《幻想伎乐天》的创作灵感源于莫高窟壁画中飞天伎乐之形象,许多壁画上描绘了香音神手持琵琶、古筝、笛子、笙、筚篥等乐器合奏的场景,其中「反弹琵琶」的艺术形象尤为著名,使我颇受触动。这首乐曲的曲调素材取自于音乐学家叶栋先生解译的《敦煌琵琶谱》之第24首《伊州》和第12首《倾杯乐》,以唐代歌舞大曲的结构原则为基础,融入东亚、中亚、南亚音乐的元素创作而成。
千年前是谁在石壁上涂绘着精美的飞天壁画?又是谁用琵琶弹奏着现已静默如谜的敦煌古谱?作品对莫高窟的起源、辉煌灿烂的前世与重见天日的今生展开幻想,试图用音乐构画出古代敦煌的繁华图景,以表达我对“无声”的唐大曲的崇敬与向往。
全曲分为三个乐章,乐章间不间断演奏:
第一乐章〈散序〉散板─广板─散板
第二乐章〈中序〉行板─快板
第三乐章〈破〉华彩─慢起渐快的急板─行板
该作品于2017年3月1日由阎惠昌先生指挥香港中乐团在香港大会堂首演,琵琶演奏家王梓静女士担任独奏,获得「中乐无疆界」国际中乐作曲大赛最佳独奏与乐队奖、最佳配器奖和优秀青年作曲家奖。
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