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介紹
原名《夕阳箫鼓》、《浔阳曲》等。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首次将此琵琶曲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犹如一幅水墨淋漓、神釆飘逸的山水长卷,乐曲绘声绘影地描画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第一段:「江楼钟鼓」,夕阳伏春江,熏风拂涟漪。第二、三段:主题在上四、五度上自由模进,表现了「月上东山水中天,风回曲水花摇曳」的意境。第五段音乐时而深沉醇厚,时而轻柔透彻,「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色映现而出。在一段如歌的旋律之后,速度加快,白帆点点、渔歌阵阵。第七段,由慢而快、顿挫铿锵的音型模进,恰似渔舟破水、波澜拍岸的动态。第九段是全曲高潮「欸乃归舟」,复线式递升的旋律由慢渐快,由弱渐强,表现「欸乃」橹声中,归舟回港的画面。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春无涯、水无涯、歌无涯、夜更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