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介紹
戏曲可说是融合当代文学、音乐与舞蹈等等各方面之综合结晶,可直接的表现时代的风貌与人文特色。在近代戏曲中,「笛」一直是属于重要的伴奏乐器,举凡伴奏昆曲的笛子,音色柔美婉转,被称为「曲笛」或「昆笛」,伴奏北方梆子戏的笛子,音色高亢亮丽,被称为「梆笛」或「高笛」,皆可看出笛子在戏曲伴奏中的重要性。
作曲家运用笛子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之提升至独奏的形式,希望透过用三段不同的戏种(傩戏、昆戏、京戏),三种不同的笛子(大笛、曲笛、梆笛),来表达人一生中遇到戏的情景(看戏、听戏、扮戏),借此表达戏不只存在于舞台上,更是在我们的生活里,传达「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乐曲分三个乐章:
看戏:人最开始接触戏曲的时候,往往都是从看戏开始,作曲家运用大笛深沉具有张力的音色,用以表达傩戏里神秘诡谲的氛围,并且极具张力的现代派音响设计,叙述人一生中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只是看戏,不同时机展现的不同面孔,人生就是一部戏。
听戏:昆曲所使用的曲笛,音色柔美婉转,不看戏直接听昆曲,就是明朝时普罗大众的生活娱乐。作曲家运用昆曲曲牌「皂罗袍」与「好姐姐」中旋律片段,优美的音乐仿佛用听的就能感觉到戏,叙述人生中那些倏忽即逝的美好,点点滴滴的流存在心里。
扮戏:在舞台上粉墨登场的演员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唱着不同角色台词,反观其实人生也是如此,每人在各种场合总是扮演的不同的角色。作曲家使用京剧曲牌「夜深沉」,让梆笛高亢嘹亮的音色,表达人生中各种的欢乐与希望。
此曲由小巨人丝竹乐团委约,台北市文化局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