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传统音乐中相当具有柔美形象的乐器,其点状的音响能够将旋律演奏得抑扬顿挫,充份反映出汉民族的语言习惯。

    琵琶

    琵琶被喻为中国的鲁特琴,有四条弦,手戴指甲拨弦出声。

    琵琶因演奏的手法而称作琵琶。以「批」(由右向左推右手食指),「把」(反方向勾右手拇指,如由左至右)进行演奏。

    柳琴


    柳琴是用拨片弹奏的四弦鲁特琴,因其似「柳叶」形状而得名,简称为柳琴。它的形状像是较小的琵琶,声音也较为高亢嘹亮。

    阮为四条弦的乐器,因西元 250 年晋朝时代竹林七贤中的阮咸而得名。正由于他演奏此乐器的娴熟,这种乐器以其名命名,简称为「阮」。

    因应乐团需要,出现了音箱较大的「大阮」以及较小的「中阮」,在乐团演奏中担任中低音声部的演奏,演奏出圆润饱满的声音。

    扬琴

    由竹子制成的扬琴,是以敲击方式演奏的德西马琴(hammered dulcimer),非常类似于匈牙利辛巴龙(cymbal)。扬琴起源于中东,明朝(西元 14 世纪末至 15 世纪中叶)由广东沿海传入中原。

    古筝

    古筝常被喻为中国的齐特琴(zither),共有 21 根弦,用黏在演奏者手指上的假指甲弹奏。其名称源自于拟声,弹奏起来铮铮作响而称为「筝」。

    古筝是一项古老的乐器,于秦代(西元前 221 年至 206 年)有文献记载,所以又称为「古筝」。古筝一般以富含中国音乐特点的五声音阶 ( do、re、mi、sol、la ) 定弦。是唯一可以演奏如流水般效果的多絃樂器,在乐队中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